【盐外·新闻】同课异构展风采 精耕细研共提高——盐城、海门两地名师工作室开展小学语文同课异构研讨活动

快报民生
2025-04-21
图片

    春意盎然,教研正浓。4月18日上午,盐城陈凤娟博士工作室成员齐聚南通市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携手钱艺林名师工作室成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同样的课文,不同的设计;同样的目标,多样的教法。老师们以匠心独运的课堂呈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探寻语文教学的最优路径。

图片

精彩课堂

图片
图片

     本次活动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为研讨课例,由海门区第一实验小学蔡英校长、朱晓玉老师和盐城外国语学校董安玲老师、盐城市松江路小学秦皓月老师执教,通过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策略和课堂风格,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可能。其余语文教师在观摩中思考,在研讨中成长,共同奏响春日教研的美妙乐章。

     活动中,四位教师同课异构,执教了《大象的耳朵》第一课时。她们各展所长,以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呈现了精彩纷呈的课堂盛宴。

     蔡英校长采用游戏化设计调动学生兴趣,由“猜耳朵”导入结合先进的ai技术,让课堂活动趣味化,抓住学生眼球,让学生融入其中,课堂效果十分显著。

图片
图片

     董安玲老师的这堂课,如一场奇妙的童话之旅。以动物王国颁奖导入,瞬间点燃孩子们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将生字融入语境,字词句相连,如同串起的珍珠。引导学生关注大象耳朵变化讲故事、分角色读问句,让课堂充满童真。

图片
图片

     朱晓玉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童话文体特征,通过"读—演—悟"立体化朗读活动,既落实语言要素训练,又渗透"接纳自我"的价值观引导,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图片
图片

     秦皓月老师的写字教学细致入微,助力学生书写规范。这堂课恰似魔法课堂,引领孩子们在知识的森林里探索,让学习变得轻松又快乐,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 。

图片
图片
图片

深入点评

图片

     课堂展示结束后,钱艺林主任和陈凤娟博士从情境化教学的实施、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等多个方面,对四位老师的课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其余听课老师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一步加深了对情境化语文教学的理解。

     钱艺林主任以独到的教育视角为活动注入专业智慧。他特别强调:“同课异构的价值在于碰撞出教学智慧的火花,钱主任从新课标落实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我们的语文教学既要保持学科特质,又能与其他学科自然融合,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生根。”

图片

     陈凤娟博士欣喜地指出:“这次教研最可贵的是看到了老师们对语文学科任务群的创新实践。”并为四位老师提供了极具参考性的意见,在总结发言时,她站在教师发展的高度强调:“课没有好坏之分,一课可以一得,也可以多得。“陈博士高屋建瓴的引领,让参会教师受益匪浅。

图片
图片

     此次“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展示与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优质平台,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小学语文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这样的活动,推动教育改革不断迈向新的高度。

           图文/潘婕、朱兰凤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