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呜咽,缅怀英烈;岁月流芳,致敬忠魂。在陈凌烈士壮烈牺牲82周年这一意义非凡的时刻,9月5日晚,盐城市阜宁县沟墩镇林河村于村部文化广场盛大举办了“英烈颂”主题文艺晚会。此次晚会紧扣“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陈凌精神”这一核心主旨,以生动鲜活的艺术形式,深情缅怀这位将宝贵生命永远定格在23岁的伟大革命先烈,让那段波澜壮阔的红色记忆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芒。
陈凌,原名高仰坚,1920年8月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丹灶镇银河村。他不仅拥有深厚的大学文化底蕴,更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炽热深情。学生时代的他,先后在私塾、广州圣心中学、上海大厦大学求学。在进步思想的启迪下,他早早立下了“为民族解放而奋斗”的宏伟誓言,并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毅然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时代洪流,成为一名坚定无畏的革命战士。
1942年9月,为响应党组织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号召,陈凌化名投身盐阜区革命斗争,他的妹妹陈平也义无反顾地随他一同奔赴前线。在艰苦卓绝的敌后环境中,陈凌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他不辞辛劳地走村入户,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唤醒了广大群众的抗日斗志;他亲自组建并带领民兵队伍,多次英勇击退日伪军的“扫荡”。他以热血和智慧守护着渔深河以西地区,使其成为坚不可摧的抗日堡垒。
然而,革命的征程总是充满了艰难险阻。1943年9月13日(农历七月十五),陈凌在处置叛变事件时,不幸遭叛徒突然偷袭,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永远地倒在了他热爱的土地上,年仅23岁。为了纪念这位年轻而伟大的英烈,中共射阳县委专门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追授他“革命烈士”称号,并将他战斗过的凤凰乡更名为“陈凌乡”,让英雄的名字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让英雄的精神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时光荏苒,82年过去了,但人们对陈凌烈士的缅怀之情依旧炽热如初。9月6日,中共沟墩镇委员会、沟墩镇人民政府联合林河村党总支、村委会及全体村民,共同为陈凌烈士树立了一座纪念碑。这座纪念碑,不仅是对烈士英魂的深情告慰,更是一份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书”,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后人,要铭记先烈的遗志,坚守初心使命,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奋勇前行。
晚会现场,该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辉在致辞中饱含深情地说道:“在凤凰河畔英勇牺牲的陈凌烈士,我们林河人民将永远铭记在心!如今,陈林路、陈林桥依旧蜿蜒,林河村的‘林’,正是烈士名字的延续,也是我们对烈士无尽的思念与敬仰。”
晚会上,一个个节目都饱含着对烈士的崇高敬意。歌舞《为了谁》激昂的旋律唱出了人们对先烈的无限崇敬;情景剧《英雄赞歌》生动地再现了烈士的革命足迹,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诗朗诵《英烈颂》则发出了“传承红色基因”的时代呐喊,点燃了现场每一个人的爱国热情。台下的村民们有的热泪盈眶,有的凝神倾听,红色故事在歌声与讲述中缓缓流淌,红色血脉在林河村的土地上代代传承。(周霞兰 王泽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