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风采 —— 孙益海:单腿丈量为民路

盐城民生网
2025-09-05

先后获得"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中国好人"、江苏省敬业奉献类道德模范等称号的盐都区公安分局郭猛派出所一级警长孙益海,27年来拖着假肢走遍乡间田头,走访千家万户,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展现了新时代英模人物的精神风貌,用单腿丈量出务实的为民服务之路。

1.jpg

一条腿也能站起来

时光拉回到1995年11月,26岁的孙益海从军营转入警营刚满2年,新婚不到10个月。阳光青春的他,爱打篮球爱游泳,时常同爱人一起跑步和游玩,工作充满激情和热情,接警办案总是冲在前面。然而,当月30日下午在收缴非法枪支的行动中,孙益海的左腿不幸被火药枪炸烂,在抢救过程中他的血压两次降到零点,最终以左腿高位截肢才算保住生命。半年内他先后做过3次大手术,盆腔内至今还残留着36颗猎枪钢弹。

“一条腿,如何继续工作?”孙益海也曾沮丧过。在组织关爱和领导的安慰下,在妻子的细心照顾和耐心鼓励中,他面对伤痛和身体残疾,最终选择坚强面对,开始艰难的康复之路。戴上假肢练习走路,摔倒了爬起来继续练,经过反复锻炼,孙益海不得不接受拄着拐杖拖着那条不一样的“左腿”现实。看到孙益海又坚强地站了起来,妻子武红梅感到很欣慰,她深情地,“益海,往后我就是你的另一条腿。”

2.jpg

在孙益海主动请缨下,两年后重返公安岗位。他主动承揽下了所里面户籍办理、管理档案、调解矛盾等“小事”。对孙益海的举动,亲朋好友感到十分不解。时常有人问他,你是因公致残,可以在家休养并能享受同样的经济待遇,为什么还要坚持去上班呢?孙益海的回答是“我这么年轻就离开岗位回家,这是在荒废人生。我现在虽然少了一条腿,但我的双手依然健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依然能在工作中发光发热。”朴实的话语掷地有声,说出了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的心声。

3.jpg

有困难就找孙警官

“有的事,一般人难办成,但老孙就能办下来。”在同事眼中,孙益海身上有着一股钉钉子精神。一次走访中,孙益海得知辖区内80多岁的颜大爷没有户口。经了解,老人一生未娶,无儿无女,年轻时在外漂泊,如今回到家乡度晚年。为了给颜大爷恢复户口,孙益海多次向老人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区部门发公函、打电话核实情况,用了大半年时间终于帮老人上了户口。当拿到户口簿、身份证的那一刻,老人流下了感激的泪水。

在常期的工作实践中,孙益海发现农民习惯早起办事,没有周末休息的概念。为更好地为大家服务,他在派出所设立了“永不打烊”的益海户籍室。他将窗口的上班时间由8点半提前至7点半,并且365天全年无休;根据辖区群众在外打工,回乡办事不便的实际,他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节假日也不例外;对行动困难的群众,还进行提前预约,孙益海总会在约定期内登门服务。

干工作就要干到最好,做事情就要做到极致。孙益海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单腿拄拐跑遍每个村组,行程4万余公里,为5万余人次办理户口证件,防范化解矛盾1800余起。他前后用坏8根拐杖,用足迹铺就出比常人更艰辛、更坚实的为民路。而他却说,“为老百姓服务是最好的止疼良药,与群众在一起,就可以忘却伤痛,再忙再苦,我也能感到充实和快乐。”如今,孙益海不仅是群众身边的“平安卫士”,更是大家心中的“贴心娘舅”。

4.jpg

          “益”心为民大爱如“海”

孙益海用身残志坚的正能量,影响带动着身边一批人为社会作奉献。他牵头成立“益海志愿联盟”,组建益海户政、益海调解、益海服务、益海宣传四个团队。志愿联盟队伍不断壮大,18户贫困家庭得到帮扶,数十名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成功化解。

2018年春,孙益海在走访中得知村民尹某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其妻祁某无业,家庭十分困难。他主动联系企业,为祁某找到兼顾家庭的工作。当年尹某的儿子考上了重点高中,但学费又成了难题。孙益海多方寻找资助人,辖区一位企业老板被其善举感动,承诺承担小尹全部学费,几十名群众为他捐资生活费。现在已大学毕业的小尹,也成为“益海志愿联盟”的一员,循着孙益海的足迹,用实际行动回馈大家的关爱。

如今,在美丽乡村的道路上,孙益海拄着拐杖前行的身影,已成为当地群众眼里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孔永芳   潘海滨)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