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接力从军 续写热血荣光

快报民生
2025-02-17

(卞婧 朱亭如 朱祥 季俊华)“我体检通过啦,就要成为一名预定新兵啦!”在新时代的浪潮下,爱国精神正以多种形式在华夏大地熠熠生辉,成为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大丰区大桥镇中业村有这样一个家庭,三代人投身军旅,今年,第四代也顺利通过体检,即将踏上了参军的征程。2月17日上午,刚拿到体检合格报告的蔡顾雨,怀着对军队的崇敬和向往,将这个好消息立即用电话与家中亲人分享。

蔡顾雨家门前的百年古槐树见证了蔡家三代人从军的光荣历程以及第四代人对军旅的向往。走进这个充满军旅气息的家庭,墙上挂满了各个年代的军装照,记录着他们一家三代人对军队的深厚情感。从新四军的粗布绑腿到戍边军人的羊皮大氅,再到现代化部队迷彩,串联起这个家族的红色基因密码。

1943年的春寒料峭中,蔡顾雨的太爷爷蔡春茂背着乡亲们连夜缝制的百家布鞋,响应国家号召,毅然投身部队。他所在的新四军苏中军区部队活跃在大中集地区,白天化整为零深入田间发动群众,夜晚在芦苇荡里伏击日军运输车。解放战争时期,他穿着草鞋随大队伍徒步三千多里挺进大西南,腿上至今多处留有湘西剿匪时的弹孔疤痕,凭借着坚定的意志和出色的表现,赢得了战友们的尊重和认可。和平年代转业到江苏省农林厅,后担任扬州农干校校长,他仍保持着行军作息,用测绘地图的严谨,在苏北平原的土地上留下寸寸脚印。

微信图片_20250217164813.jpg

爷爷蔡进宏受太爷爷的影响,在1968 年3月穿上了军装。他在部队中刻苦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技能,为部队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当1968年的春风拂过天山雪线,蔡进宏正顶着十级白毛风巡逻在中哈边境的界碑间。他在零下40摄氏度的严寒中练就了“听雪辨踪”的绝技,能从雪粒摩擦的细微声响判断三公里外的异常动静。戍边六年,他把连队驻地前的戈壁滩改造成“江南菜圃”,用军用水壶融化雪水浇灌出绿意盎然。转业回乡时,他特意带回一包新疆冻土,撒在祖宅后的菜园里。他说:“这是用青春焐热的土地。”

微信图片_20250217164820.jpg

世纪之交的1999年,父亲蔡卫华延续着家族的从军传统进入部队。他在部队的每一天,都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投入到学习与训练中,展现出军人顽强的意志和昂扬的斗志。在河北武警某部的训练场,他不断调整呼吸,克服外界干扰,全神贯注,挥汗如雨,举枪、瞄准、击发,每一个动作都力求标准。这个昔日的庄稼汉把农田里练就的韧劲带进了反恐特战训练,分组协作,在模拟的复杂环境中穿梭,只为能在关键时刻一枪命中目标,荣获三等功。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持续学习,蔡卫华不断成长,时刻准备着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利益贡献力量。

微信图片_20250217164824.jpg

听着长辈们的从军故事长大蔡顾雨,从小就有一个从军梦,祖辈父辈的经历让让他心中对军队充满了向往。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后,蔡顾雨有意加大体能训练,为将来入伍做准备。除了加强锻炼,他在学业方面也丝毫不敢放松。在课余时间,他还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红色故事宣讲,获得了不少荣誉。得知今年征兵消息后,蔡顾雨将太爷爷的抗战纪念章别在胸前,第一时间报了名。经过层层筛选,他顺利通过体检,即将开启自己的军旅生涯。

一家四代人,跨越了不同的时代,却始终坚守着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从抗日战争到强军新时代,蔡家四代人的足迹在中国版图上划出一道壮美的弧线。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的深刻内涵,也激励着村里的年轻人积极投身国防事业。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蔡顾雨也将在部队中发光发热,续写家族的热血荣光。


分享